吳哥窟景點》塔普倫寺,古墓奇兵拍攝場景

旅程的第三天,我們終於追隨安潔莉娜裘莉的腳步來到了古墓奇兵拍攝景點,塔普倫寺(Taprohm Temple)

Ta Prohm_22

塔普倫寺位於吳哥城的東側,在入口前即可看見JayavarmanⅦ的微笑佛像,以慈善的笑容歡迎每一位到來的旅客。

Ta Prohm_1

在吳哥寺廟前或是洋人街,都會遇見這些由殘障人士所組成的樂隊,他們多半是被地雷或炸彈所傷,導致身有殘缺,但仍努力的演奏樂曲,抓住生命的一絲可能。

Ta Prohm_2

也許是受到古墓奇兵的影響,這裡的一景一木彷彿都充滿神祕魅力,越接近塔普倫寺,就越迫不急待地想揭開它的面紗。

Ta Prohm_3

塔普倫寺建於12世紀至13世紀初,由Jayavarman七世為紀念其母親而建,又稱「母廟」,據說原來的塔普倫寺,東西長達一千公尺,南北寬約六百公尺,圍牆內有三重迴廊,曾同時擁有高僧、祭司、舞女,具廟宇和修院之功能。

但時至今日,曾經巍峨莊嚴的寺廟已淹沒在崩落的巨石與蔥綠的叢林之中。

Ta Prohm_5

塔普倫寺供奉婆羅門教和佛教,也有著「小吳哥寺」的稱號, 但現在毀損嚴重,目前僅剩餘長、寬各40公尺與30公尺的內層圍牆。

Ta Prohm_6

塔普倫寺的四面方位各有一座門廊,主殿面朝東方,北側門廊上有匹濕奴的浮雕。進入東門,穿過重重迴廊,抬頭可瞧見長廊頂端的阿普莎拉仙女的石雕,其輕飄秀逸的姿態不同於先前寺廟所見,各有特色卻同樣令人讚嘆。

Ta Prohm_18

Ta Prohm_23

Ta Prohm_21

Ta Prohm_24

塔普倫寺最特別之處在於其建築被巨大的枝幹所緊緊盤結,這些巨樹被當地人稱為卡波克(Kapok),或稱蛇樹,其粗壯蜿蜒的根莖繞過樑柱,扎根於石縫,盤繞屋簷,緊密地包縛著塔普倫寺,直聳衝天的枝幹已讓人分不清寺廟與樹,何者是主,何者為客。

是外來的樹侵犯了寺廟,還是樹由內往外支撐著寺廟,這如同愛恨糾葛般的詭異奇景令人震懾。

Ta Prohm_17

Ta Prohm_7

塔普倫寺自十九世紀中葉被法國人發現後,由於樹與寺廟緊密交纏而無法分離,因而放棄整修。

Ta Prohm_9

我的視線沿著筆直的軀幹一路向上,望見的是伸展開來的枝葉遮掩了湛藍的天空,陽光從扶疏的綠意中灑落而下,樹,彷彿為寺廟遮陽擋雨。

接著視線向下,粗壯的樹根沉重地壓在寺廟的屋頂,推落滿地的石塊,由上而下緊抓住地面,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,寺廟,彷彿為樹提供了絕佳的養分。

Ta Prohm_10

我看見的不是蛇樹與塔普倫寺的相互吞噬,而是塔普倫寺寬容的接納了蛇樹,讓他站上自己的肩頭迎向陽光;叢林無私的接納了塔普倫寺,幾百年來,相互依存至今,無法分割。

Ta Prohm_20

蛇樹狂放的攀附在石牆之上,其強勁彎曲的枝幹取代了堅固的石牆,畫上一道道的曲線。

Ta Prohm_16

但無法避免的,建築本身的強度受到影響,不得不用人工支撐的方式延長寺廟的壽命。

Ta Prohm_13

Ta Prohm_12

塔普倫寺還有兩則傳說,其一就是隱身於枝幹後的女神頭像,有看見嗎?

另一個則是「敲心殿」,傳說只要站在這裡,用力拍打胸部就能消除身上的病痛,但嚴禁幫女性友人拍打(不然就會聽到巴掌聲的回音@@)

Ta Prohm_11

塔普倫寺除了建築之外,我也遇見意外的小小驚喜。

Ta Prohm_27

有不少歐美遊客來到吳哥窟是以騎乘單車的方式,環保、健康又兼具休閒性,很不錯的度假方式。但眼前的金髮正妹背著小羊背包,那可愛的背影更是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
 Ta Prohm_19

而每座寺廟內都有的小販,但如此年輕的小朋友早已精通多國語言,販賣各式紀念品。

Ta Prohm_15

這利用椰子雕刻的動物飾品頗具創意。

Ta Prohm_14

在這裡,我也遇見身穿僧袍的小僧侶,但不同的是他們手裡多了相機,與一般遊客同樣記錄著眼前的景物。

Ta Prohm_25

在此停留了兩小時,在離開塔普倫寺前,望向它的最後一眼,也許有一天,塔普倫寺終會倒塌,只剩下蔥鬱的叢林。

但我相信,從石縫中悄然透出的綠意是另一種形式的輪迴。

下次,又是誰守護著誰呢?

Ta Prohm_8

塔普倫寺的頹圮荒廢以及勁拔怒張的蛇樹,與這燦爛的笑容同時深印在我的腦海。

2011,我在塔普倫寺。

Ta Prohm_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