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北興隆公園│原木攀爬架、泰山擺盪、沙坑,有停車場好方便
台北文山區景點推薦,「興隆公園」捷運萬芳醫院站,以原木森林風為主題,規劃大型攀爬架、踩木樁、泰山擺盪、旋轉盤、轉轉咖啡杯、沙坑等。
附有地下停車場,公園環境優美,可看見小松鼠趴趴走,讓孩子超驚喜,回家前再來吃個平價版鼎泰豐的福鼎湯包就功德圓滿啦。
(台北50個親子公園懶人包)。
興隆公園
- 地址: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二段154巷與仙岩路交口(地圖)。
- 開放時間:24h。
- 親子友善:有哺乳室及育嬰室。
【興隆公園交通/停車】
- 開車:可使用「興隆公園」導航。
- 大眾運輸:搭乘捷運文湖線至「萬芳醫院站」,步行約10分鐘。
- 停車場:興隆公園地下停車場。
【文山區親子公園】
【台北旅遊懶人包】
- 推薦台北30+條步道,運動散心go
- 推薦台北9條無階梯步道,老人小孩輕鬆走
- 推薦台北30+特色公園,免花錢遛小孩
- 推薦台北15個室內遊樂場,下雨也不怕
- 推薦台北13個特色圖書館,讀書更好玩
- 推薦台北20+博物館,互動設施好好玩
- 推薦台北30+玩水景點,夏天必玩
台北室內景點門票:
興隆公園遊具
》原木金字塔
興隆公園最讓我驚艷的就是這粗粗大大的原木遊具,彷彿在城市裡長出一座迷你森林,森林裡頭沒有小動物,而是孩子們開心的爬上跳下,盡情挑戰自己的手腳協調能力。
底下是小石子鋪成的地面,就算孩子在攀爬過程中不小心摔傷也能減輕衝擊,讓爸媽更放心坐在一旁滑呀滑(喂~~~~)。
先從最簡單的開始玩吧,這座用原木堆起像是露營的篝火,原本讓幼齡孩童可以抱著、夾著或是屁股滑呀滑,堪稱新手第一道關卡,或是當作躲藏的秘密基地也可以。
雖然這遊具對姊姊來說沒難度,但是對腳短的底迪而言卻是不可跨越之牆,姊弟倆看起來感情融洽,但其實是底迪偷放小石頭,被姊姊抓包的畫面,然後兩個人就吵了起來,嗯,這就是我們家的日常呢。
孩子間的爭吵就像午後雷陣雨,來得快也去得急,但爸媽就得忍住那幾分鐘想發作的咆嘯或怒吼,果然,每個孩子都是老天爺派來考驗爸媽的。
》平衡木樁
接著是原木搭建的木樁,扶著木頭,踩著小檻就能輕鬆通過,目前難度都不高,但是那原木一直給我好奢華的感覺。
有別於其他公園可能採用塑膠或玩具式的樹木作裝飾,興隆公園選擇用原木的枝幹讓孩子碰觸到溫潤的木質感,給人另一種置身大自然的氛圍頗為獨特。
》Monkey bar攀爬架
公園裡最難的遊具就是它,得用雙手撐起全身重量才能過關的魔王關卡,這好比引體向上那麼難~~尤其我家姊姊有點…..圓潤,更是無法,那就跳過。
》多功能攀爬區
這座多功能的攀爬架包含繩梯、繩網、攀岩和雙槓滑梯,由於繩網和木頭間空隙較大,仍是適合學齡孩童,底迪呢~~~繼續旁邊玩沙比較安全。
不過這原木架構就像渾然天成的相框,可以幫孩子拍攝美美人像。
若要挑戰更高難度的攀爬架,也可造訪玉成公園、新店瑠公公園、林口樂活公園等,板橋四維公園則有鑽籠,而且是怪獸造型的磨石子溜滑梯,同樣好玩。
這滑竿算是新玩法,畢竟沒辦法溜得快又有掉下來的危險,完全考驗孩子的手部力氣與屁股耐摩擦程度。
》泰山擺盪
這泰山擺盪是我家姊姊最愛玩的遊具,三個木樁加上兩條繩索,妳要完成兩段式才算過關,一開始可能會因為手滑或是抓力不夠而失敗,反覆玩了幾次就會慢慢摸到絕竅。
除了訓練孩子的膽量,也算是另類的減肥關卡,太重就提醒孩子吃少一些,多運動,像我家姊姊也能挑戰成功,算是很勵志的一段故事。
》旋轉遊具
興隆公園有3種旋轉遊具,咖啡杯、轉盤和轉轉棒,從單人到多人有著不同玩法。
》沙坑
興隆公園是小碎石沙坑,比起細沙更不容易黏在衣服上,最多就是玩到全身灰白,一旁就有廁所方便清洗,爸爸不用擔心車子卡一堆沙,或是衣服口袋裡裝滿沙子紀念品回家,讓媽媽洗到翻白眼。
》休憩空間
兒童遊戲場僅占興隆公園的一部分區域,爸媽可以帶家裡的玩具來這裡玩,例如飛盤、羽毛球、泡泡機等,讓孩子有機會讓其他小朋友一起同樂。
其他區域保持原本公園容貌,老樹伸展綠蔭,長輩們坐在涼亭裡閒話家常,或是靠在椅子上吹著徐徐微風,感受日常的小確幸。
樹上不時傳來吵雜聲,原來是一隻隻的小松鼠爬來爬去,只要你有食物,牠們似乎不太怕人地緩緩接近,孩子能夠近距離看到可愛松鼠自然是開心得很。
公園裡也有另一座一般的塑膠溜滑梯,這就比較適合幼齡孩童,像我家底迪吵著要玩這個,姊姊卻要玩另一邊的擺盪,天啊,對於沒有分身術的我而言,乾脆把我劈成兩半好了。
在這裡向各位單打孩子的地方媽媽們表達敬意,也還好城市裡就有親子公園能夠讓爸媽們方便找到放生孩子的地方,有效維持家庭和睦。
興隆公園評論
- 文山區興隆公園以原木森林為主題,攀爬以及泰山擺盪為主要遊具,搭配挖沙,是個小巧可愛的親子公園。
- 有廁所、停車場,搭捷運也走得到,公園其他腹地能夠散步、遊憩,大人小孩都能找到平凡生活裡的小確幸。